榨油機組要提升出油品質怎能少了濾油機
加入時間:2020-09-23 17:09:53 瀏覽
次
如今
榨油機設備的設計,大部分也已經滿足了我們需求,可是對油脂過濾設備我們卻一直在追求和探索。有需求就有探索,有未知就會有希望,濾油機這個以前不太招人喜歡的設備,隨著消費的升級也成為了新時代的寵兒。榨油機組要提升出油品質怎能少了濾油機。
濾油機從原始的板框過濾,到真空過濾,一直到
離心式濾油機的興起,都賦予了它生命力,但是再怎么換代,還是跟不們用戶的需要,離心式再好,人們還是希望能把工作量降低,不用頻繁的清理渣滓,所以油渣分離機問世了。
經壓榨后,所生產的油并且沒經過精煉等工序稱之為毛油。毛油是指未經過精煉的壓榨或浸出動植物油脂(如農村的機榨、土榨油和熔煉、火煉豬油等)。其主要成分是甘油、脂肪酸的混合物(俗稱中性油);還含有非甘油物質,統稱雜質,根據雜質在油脂中的分散狀態,大體可歸納為四大類。
脫色完畢后冷卻至70℃~80℃進行過濾,即成精煉油。脫臭工序一般精煉油不進行脫臭,若產品質量未達到質量標準則可考慮脫臭。脫臭時由于油中蓖麻酸的特性,要求脫臭溫度不宜過高,而對真空度的要求很高。一般脫臭溫度控制在140℃~160℃,絕對壓0.67Kpa以下,脫臭時間4h~6h。脫臭后冷卻至70℃~80℃后放出即為脫臭油。若在脫臭過程中加入少量的檸檬酸,可提高油脂的氧化穩定性。
物理化學法:主要包括水化、脫色、水蒸汽蒸餾等,水化主要除去磷脂,脫色主要除去色素,水蒸汽蒸餾用于脫除臭味物質和游離脂肪酸。
毛油通過精練,油品中水份、雜質、酸價、過氧化值都達到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,且不易酸敗變質,而有利貯藏,色澤晶瑩剔透,味淡香,烹飪時不產生大量的油煙,保持了油脂風味。
脫酸工序脫除游離脂肪酸的過程稱之脫酸。游離脂肪酸存在于油脂中會導致油脂的物理化學穩定性削弱。因此油脂脫酸工序是精煉過程的中心工序,即用堿與油脂中的游離脂肪酸發生中和反應,使游離脂肪酸生成皂后排放出去,達到脫酸的目的。堿的用量和堿的濃度堿的用量直接影響堿煉效果。堿量不足,游離脂肪酸中和不完全,其他雜質也不能被充分作用,皂膜不能很好地絮凝,致使分離困難,堿煉成品油質量差,收率低。用堿量過多,中性油被皂化而引起精煉損耗增大。因此,正確掌握用堿量尤為重要。脫酸時,耗用的總堿量包括兩個部分,一是用于中和游離脂肪酸的堿,通常稱為理論堿,可通過計算求得。另一部分則是為了滿足工藝要求而額外添加的堿。
精煉油設備專業性較強,凡是購買我們的榨油機的精煉機組,我們提供免費上門安裝教會技術的服務,均質保一年,客戶可拿油送檢,簽訂正規合同,可以放心購買。
推薦產品